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是判斷供試品中細菌內毒素是否符合規定。 內毒素(Endotoxin)即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為類脂A。菌體死亡崩解后釋放出來。細菌內毒素檢查包括兩種方法,即凝膠法和光度測定法,后者包括濁度法和顯色基質法。供試品檢測時,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種方法進行試驗。當測定結果有爭議時,除另有規定外,以凝膠法結果為準。
熱原主要是細菌釋放的一種內毒素,熱原進入機體血液循環系統會引起發熱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注射劑熱原或細菌內毒素檢查是保證注射劑安全性的重要質量指標。
異常結果:臨床上在進行靜脈滴注大量輸液時,由于藥液中含有熱原,病人在0.5-1h內出現冷顫、高熱、出汗、昏暈、嘔吐等癥狀,高熱時體溫可達40℃,嚴重者甚至可休克。
在細菌內毒素檢查方法的建立中,計算內毒素限值L、MVD和MVC時,需要注意最大人用劑量、產品規格、鱟試劑的靈敏度等重要的參數,因為計算錯誤會導致后續的所有努力均告失敗。常見的問題有:
(1)臨床用藥劑量確定不正確,僅用常規用藥劑量,未考慮臨床可能的人體最大用藥劑量和給藥途徑,在限值計算公式L=K/M中,由于對K值及M值的定義模糊,使K值及M值賦值不準確,最終導致限值計算錯誤。例如,某注射劑臨床成人每次靜脈滴注給藥40-80mg,嬰兒(三個月以上)靜脈滴注給藥每次10-20mg。按成人(體重60kg)劑量計算限值為3.75EU/mg,而嬰兒體重僅為5kg左右,計算限值約為1.25EU/mg,如果不考慮臨床每公斤體重最大用藥劑量,細菌內毒素限值就會出現較大的差別。
(2)有的申報品種細菌內毒素限值不是根據臨床用量計算出來,而是根據同品種熱原檢查的劑量推算出來的,造成限值錯誤。
(3)有的品種細菌內毒素限值從國外藥典抄來,沒有考慮該品種國內上市的臨床使用劑量及中國人與國外人均體重等的差異,也造成限值確定不正確。
(4)錯誤的計算日給藥劑量(一日內多次給藥)。
(5)在品種規格(濃度)發生變化時,計算MVD沒有進行調整。
(6)建立方法時所用的最大給藥劑量已經超出了臨床所用劑量等。
懷化冰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工企業,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基地,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化學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如有先關需求,歡迎點擊網站上聯系方式咨詢我們,垂詢電話:17307457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