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先后批準“2035禁售燃油車”的法規,不過在德國的堅持下,歐盟給這項政策留下了一個后門——使用E-fuels(電燃料,一種合成燃料)的內燃機引擎還是能用的,但怎么界定豁免的邊界,歐盟相關的立法也有了新消息。
首先,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什么是E-fuels。電燃料使用來自可再生資源的電能從水中分離氫氣,再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混合。產生的液體或氣體含有與汽油、柴油或甲烷類似的烴鏈,燃燒時也會排放二氧化碳。這種技術的支持者(油企和部分傳統車企)認為,這些二氧化碳本來就是從空氣中“抓”來的,所以E-fuels也應該被視為氣候中性的能源。
當然,使用E-fuels的另一個好處,正是保留了內燃機在未來汽車市場的一席之地,也保住了引擎的轟鳴聲,以及這一條經典產業鏈相關工廠、工人的飯碗。
目前E-fuels的產能建設仍處于早期,全球第一個商業化E-fuels工廠于2021年在智利落成,背后的支持者正是德國保時捷。該工廠計劃滿產規模為5.5億升/年。基于目前有限數據的猜測,到2030年每升E-fuels的生產價格仍將達到3-4美元。作為對比,這個禮拜美國的平均燃油售價也只有1美元/升。
歐盟草案說了些啥
根據周一的最新報道,擬提議的歐盟草案顯示,將允許汽車使用可再生電力和“捕捉的二氧化碳”所生產的E-fuels,確保不會向大氣層增加新的溫室氣體排放。另外,從玉米提取的生物燃料,也不會被允許在2035年后繼續使用。歐盟草案的措辭為“非生物來源的二氧化碳中和燃料,必須實現至少100%的溫室氣體減排”。
同時,汽車制造商需要讓引擎能夠識別E-fuels和傳統燃料,以避免規則被鉆空子。歐盟草案要求汽車制造商必須確保車輛搭載“燃料監控和誘導設備”,確保車輛無法在使用其他燃料的情況下啟動。與此同時,汽車制造商也需要確保這套監控設備,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能做到防篡改。
作為擁有大眾、梅賽德斯·奔馳等知名品牌的傳統汽車制造業大國,德國一直在要求2035年后能讓內燃機引擎新車上路。由于種種限制,E-fuels的使用成本會更貴一些,引擎的轟鳴聲很有可能只會局限于一些非常高端的車型。
歐盟內部與汽車排放有關的拉扯也在繼續。在周一被稱為零碳排放的“歐7標準”討論中,德國未能把E-fuels塞進嚴格的新標準中。德國經濟事務和環境行動部的國務秘書斯文·吉戈爾德(Sven Giegold)對媒體表示:“現在正在進行緊張的協商,德國需要法律上的確定性。”
懷化冰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工企業,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基地,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化學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如有先關需求,歡迎點擊網站上聯系方式咨詢我們,垂詢電話:1730745709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冰峰化工)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 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