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歐盟官方公報正式頒布了歐盟關于電池和廢電池的法規(EU)2023/1542(簡稱“歐盟新電池法規”)。新法規規范了電池從生產到再利用和回收的整個生命周期,并確保其安全、可持續和具有競爭力,這對我國電池及其配套化工企業將產生深遠影響。
歐盟新電池法規的管理對象包含了5類電池,即便攜式電池、工業電池、輕型運輸工具電池、SLI電池以及電動汽車電池。該條例可被看作是“歐盟綠色協議”的升級版,進一步對電池的可持續性、安全性、標簽、標識和信息方面以及電池一致性方面提出了要求,規定了生產者延伸責任、收集和處理廢電池以及報告的最低要求。同時該法規還對將電池投放市場或投入使用的經濟運營商規定了電池盡職調查義務,以及在采購電池或包含電池的產品時的綠色公共采購要求。
統計表明,近年來中國產電池在歐盟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從2020年的14.9%上升至2022年的34%。中國電池企業若不想失去歐盟這個巨大市場,那么歐盟新電池法規就是繞不開的最基礎門檻。中國電池企業可能會因為復雜的標簽與數字護照體系而面臨合規風險,可能會因為可再生原料供給的不足而難以滿足法規最低閾值,也可能會因電力碳強度較高而降低自身的行業競爭優勢。
歐盟新電池法規的發布無疑給我國電池及相關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行業企業該如何應對這次“大考”?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是制定統一的電池碳足跡核算標準與方法論,并建立中歐互認機制。我國的電池產業鏈布局較早,產業鏈較為完整,但我國在電池碳足跡核算與方法論方面仍有留白,應盡快推進電池碳足跡統一方法論和標準的研究,建立產品碳排放管理體系,推動與歐盟建立電池碳足跡管理互認機制,這對保證我國電池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非常重要。
二是圍繞原材料開采、制造和回收利用,建立電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行業口徑一致、標準一致的數據庫。支持行業內可共享碳足跡的數據獲取、存儲、挖掘和處理分析,為電池全產業鏈碳足跡評估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基礎。以“雙碳”目標為導向,發揮中國產業鏈完善、應用數據豐富的優勢,針對碳足跡、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實際管理需求,研究設計我國電池的產品電子護照,并將其作為我國電池行業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數字化管理工具。
三是加大技術革新力度。圍繞實現“雙碳”目標,應從經濟、社會和環境等角度整體考慮未來電池技術可持續性,重視電池制造、使用和回收全生命全周期的碳減排技術。研發高效、低成本、長壽命、智能化電池材料及電池系統技術,提升電池產品的安全性能,順應電池生命周期可持續發展。多方共建廢舊電池回收體系,以提高電池回收效率與材料回收水平,調整生產布局以利用更多低碳電力,從而規避違規風險。
長遠來看,歐盟新電池法規對我國電池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可促進電池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高質量發展。中國電池行業應積極應對這次“大考”,變被動為主動,提升技術革新與電池品質,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推動電池產業綠色轉型。
懷化冰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工企業,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基地,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化學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如有先關需求,歡迎點擊網站上聯系方式咨詢我們,垂詢電話:17307457092
|